項目管理PMP證書-早晚要考就早考


首先身為IT行業(yè)的一員,學習PMP不是偶然,長期以來每次見到身邊的同事、朋友在晾曬PMP證書的時候,我都會覺得十分羨慕,總想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;然而看到他們的復習資料,尤其是那本厚厚的可以用來擋子彈的PMP指南,我就望而卻步了。


2017年年底,放棄了繼續(xù)做自由顧問的機會,選擇了入職,其原因是這幾年一直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(tài),雖然技術有所提高,但是感覺沒經過系統(tǒng)學習,缺乏知識歸類,各方面都停滯不前,不利于未來的發(fā)展,于是就選擇了入職。經朋友的推薦順利入職,面試的崗位依然是技術類崗位,面試的時候領導說項目缺少一個PM,見我的前期經歷有做過技術主管,愿不愿做這個PM(這個PM要求是略懂些技術),換個經歷也是一種挑戰(zhàn),所以我就答應了。離入職還有幾天,這期間總是在想如何才能做好這個PM,此時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PMP。


在了解培訓機構的時候除了網上搜索,也咨詢了很多朋友,不同朋友推薦的不一樣,后來經過與陸老師的一番通話后,陸老師耐心的解答了我很多的疑惑、顧慮,于是就鼓起勇氣,最終下定了決心報考PMP,并選擇了廣州現(xiàn)代卓越,不但如此,還鼓動我老婆跟我一起報考了三月份的PMP考試。


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間69期的PMP就開課了,而我也順利入職。理想與現(xiàn)實還是存在差異。原以為新員工不會那么忙,然而……。一入職,領導給我列了兩個考核指標:一是通過公司的產品認證考試(考試時間38號,跟PMP相差十幾天),二是管好項目。


我所在的項目是公司全球最大的工業(yè)4.0項目,公司所有高層乃至全球同行都在關注,作為從來沒有正規(guī)PM經驗的我,感覺壓力很大,真正的項目管理與之前的技術管理完全不同。


項目采用的是敏捷的運作方式,不斷的經歷啟動、規(guī)劃、執(zhí)行、監(jiān)控、收尾五個過程,在這些過程中涉及到知識領域有:范圍管理、進度管理、成本管理、質量管理、風險管理、資源管理、溝通管理、采購管理、相關方管理,回頭想想,這些全部都是PMP的知識要點,但是對于當時的我心里完全沒有概念;每天都需要應對各種會議、各種討論,例如:SOW定義、項目計劃、問題日志、風險報告、變更請求、合同談判(固定總價、工料合同)等等,項目前期有些手忙腳亂、應接不暇。


PMP知識學習中,參加了孫老師幾節(jié)培訓課,對我而言,感觸非常深刻,孫老師講的很多都是我在項目中遇到過的問題,特別是案列講解、軟技能分享,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然而聽完課后回到項目組,又面臨的是沒日沒夜的工作,基本上每天工作到凌晨2~3點,偶爾有點時間就看看公司產品認證的資料及PMP相關資料,截止到考前PMBOK都沒看完一遍,試題做的也不多,就這樣一直持續(xù)到考試;帶著僥幸的心里參加了第一次考試,考試過程中還有20道題沒做完就結束了,結果可想而知。而我老婆通過努力的學習取得了5A好成績,讓我很羨慕,而自己……,心里多多少少感覺到有些失落;值得慶幸的是公司的產品認證考試通過了。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


第二次準備報名之前,其實我是有點猶豫,6月份這個考試時間與我的項目上線推廣的時間正好重疊(估計還是很忙),有了第一次經驗教訓擔心第二次還是這種狀態(tài),但是如果放到9月份去考,之前學習的一點知識又擔心全部忘記了,而且6月前不用再參加公司的其他考試,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對自己狠一點,在廣州現(xiàn)代卓越老師的指導下我又報名參加6月份的考試。此間遇到了陸老師,跟陸老師聊很久關于當前項目管理及第一次考試失利的事情,陸老師給了我很多的鼓勵及建議。備考的過程中,為了不重復第一次的經歷,做到了如下幾點:

  1. 無論多忙,每天至少抽出一個小時看PMBOK或汪博士(截止到考試前PMBOK看了兩遍,汪博士看了三遍);

  2. 只要出差在路上或開車就會聽第五版、第六版的錄音,反反復復;

  3. 周六、周日完成項目工作后開始大量的做題,把廣州現(xiàn)代卓越給我的第五版前期沒做完及第六版所有的題全部做了一遍,并把錯誤的題在課本中找到答案,找不到答案的就著重看注釋;

  4. 每天中午午飯后休息時間,抽10~15分鐘把QQ每日的練習題做一遍,并快速的瀏覽一下群討論;

  5. 把孫老師的考經導入到PAD,重點記住PPT標注的要點,尤其是五大過程組,十大知識領域,每個知識領域的輸入輸出雖然不會去死記硬背,但是爭取嘗試結合當前項目去理解;


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”,經過一番苦戰(zhàn),最終得到了遲來的PMP證書,?同時也完成了2018年的兩個小目標。


在這里,感謝廣州現(xiàn)代卓越,感謝孫老師、陸老師,希望廣州現(xiàn)代卓越明天會更好!


最后引用孫老師的一句話“PMP只是開始,學以致用才是關鍵”。


相關推薦